黑龙江黑河谱写各族青少年“三交”新篇章
日期:2025-07-11 来源: 作者:
黑龙江省黑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发挥边境地区地域优势,让各族青少年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在交融中汇聚力量,让一颗颗“石榴籽”落地生根,绽放出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铸魂课堂”育新苗,厚植民族团结之根。深入实施“小石榴籽”铸魂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做石榴籽·铸中华魂”主题系列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手抄报绘制等活动404次,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390余次,制作手抄报5000余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各族青少年心中。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举办“我身边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等青年宣讲活动6场,500余名青年现场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利用“黑河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平台进行展播,掀起各族青少年学习新思想的热潮,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跨域交流”拓视野,共建民族团结之桥。持续推动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双向交流,连续两年选派9名青少年参加黑龙江省“北疆·石榴情”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活动。嫩江市与内蒙古莫旗开展“东西协作手拉手一江两畔手足情”青年文艺工作者交流活动,两地100余名青年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精心打造“瑷珲小将军营”研学品牌,举办主题研学活动60余期。嫩江市第四小学、孙吴县第三小学、爱辉区第五小学与内蒙古莫旗、西藏山南市、新疆乌鲁木齐青少年开展书信、文体和线上交流等主题活动。发挥地域优势,举办第十四届“冬之韵”龙粤俄(中俄三省州)青少年传统民俗研学活动,邀请56名俄罗斯师生与中国黑龙江、广东两地青少年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中俄两国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
“志愿微光”暖人心,凝聚民族团结之力。发挥“红石榴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和“学雷锋”服务小组作用,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族青少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屯、烈士陵园、敬老院等场所,开展擦拭路牌、清理边沟、垃圾、积雪等专项行动,各族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城市更加整洁美丽,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五大连池风景区“9010”学雷锋小组被评为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最佳工作品牌”,《黑龙江法制在线》《黑河新闻联播》等栏目先后播出“9010”学雷锋小组先进事迹,激励各族青少年投身志愿服务。依托西部计划、大学生服务基层等志愿服务项目,选派6名大学毕业生到爱辉新生鄂伦春族乡、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等民族乡村工作,为边境地区民族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帮扶行动”助成长,点亮民族团结之光。深入实施《黑河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出台了17条惠及各民族青年成长的政策,为各族青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通过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搭建线上岗位供需平台等方式,开展共青团岗位对接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班、电商创业培训等活动,帮助青年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人生梦想。持续发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品牌作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引导各族青年立足岗位、贡献力量。持续开展“青春暖流”“金秋助学”等助学活动,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青年组织等群体奉献爱心,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