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焉耆餐碗里的文化年轮与团结脉络
日期:2025-07-22 来源: 作者:
在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桌整齐摆放、荤素搭配的“九碗三行子”,不仅是令人赞不绝口的特色宴席,更是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创新的鲜活样本,生动诠释着各民族相知相亲、团结奋进的深厚情谊,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驼铃声声中,中原商队带来宴饮礼仪,西域驼队送来香料食材,不同地域的饮食智慧在此相遇碰撞。焉耆,作为古丝绸之路中道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多文化交融重要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商业的繁荣、交通的便利、人口的流动,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九碗三行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传承发展,其根源可追溯到中华传统宴席文化,是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在新疆地区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符号。当我们谈论中华美食,谈及的不仅仅是一道道令人垂涎的佳肴,更是一段段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故事?!熬磐肴凶印笔切陆胤椒缥?、特色美食和传统宴席,有着百年历史,在清朝末年就已成俗,在新疆举办大型活动或招待亲朋好友和远道而来的贵客时,都要制作“九碗三行子”,它不仅是味觉盛宴,更是中华美学与文化哲学的具象表达?!熬磐肴凶印毖缦系牟煌似酚?/span>9只大小相同的碗盛装在61厘米的木质盘中,摆成三乘三的方式。这样四面八方任何角度看,都成3行,因此得名“九碗三行子”。在9碗菜品中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中,丸子具有完完全全、团结和气、圆圆满满等寓意。这也反映出人们祈福的心理,菜肴中的文化气息氤氲而至。
“九碗三行子”的分类,大致分为“花席”和“面子席”。不论哪种做法,每一碗菜肴都承载着厨师的精湛技艺与美好祝愿。从食材处理到烹饪制作,再到摆盘上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展现出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九碗三行子,吃了跑趟子?!弊魑坏谰涞难缦耍湟慌棠依ǖ男孪适巢挠刖晒ひ?,使人获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愉悦。如今的“九碗三行子”已成为新疆多个城市的旅游品牌名片,许多餐厅把“九碗三行子”作为特色宴席和招牌菜经营,因其风味独特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成就了一道既地道又新潮的新疆风味。2011年6月,已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美食是情感的纽带,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每逢节庆,焉耆街头就会飘起“九碗三行子”的诱人香气,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共话家常??曜悠鹇浼洌澳阒杏形?、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悄然生长。从丝绸之路的繁华魅力,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盛宴,“九碗三行子”始终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根脉深深扎进民族团结的土壤。它不仅是镌刻在餐盘上的文化印记,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让“五个认同”的理念在烟火气息中代代相传,民族团结的情谊在餐桌上传递,在舌尖上绽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彰显着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