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以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三交”新图景
日期:2025-07-29 来源: 作者:
甘肃省嘉峪关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为媒、以旅促融,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实践,深度挖掘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扎实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文旅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沉浸式”融入创建工作,丰富交往交流交融有效载体。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为抓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全市旅游资源挖掘和文化活动开展中,在全市范围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主题公园,主题展馆,丰富旅游促“三交”载体平台。增强认同感。依托方特丝路神画景区,精心打造民俗风情展示区,运用5D技术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精心打造《九州神韵》和《魅力戏曲》项目,进一步增进各族游客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厚重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独特魅力的感悟;以民族风情为主打造《缤纷华夏》项目,让各族游客直观感受56个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以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为主,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文化活动,让各族游客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感悟中华文化,激发大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氛围感。精心规划打造涵盖民族团结故事、嘉峪关故事、长城故事等元素内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嘉峪关森林公园,在景区、车站、街道主要路口设计增添象征民族团结的雕塑、景观小品,潜移默化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群众随处可见、随时可感的日常生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无形”的方式浸润在老百姓“有形”的生活中。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举办“村晚”、春节烟花秀、花灯展、非遗文创展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突出体验感。依托关城、黑山岩画、魏晋砖壁画等资源,推出“嘉有好礼”“关下有礼”等文创品牌,不断提升各族游客体验感和获得感。建成嘉峪关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塔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壳子”加工车间、黄草营村非遗传承馆,开拓“非遗 乡村振兴”新路径。开展“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地蹦子”“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等非遗展示活动和嘉峪石砚、大漠风雨雕、传统银雕等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制作,让各族游客在体验非遗制作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项目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和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精准式”挖掘长城文化,推动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深挖内涵,让长城文化“立”起来。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资源,出版《嘉峪关史料辑录》《嘉峪关筑城史》等研究专著,组织召开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加强长城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宣传阐释。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蕴含的各民族共生、共融、共存历史,拍摄制作《长城脚下是故乡—嘉峪关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系列短视频,编辑出版《长城脚下是故乡—嘉峪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话》,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感悟长城文化中凝聚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讲好故事,让长城资源“活”起来。培树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张晓燕为代表的“红石榴”宣讲员,持续讲好长城脚下民族团结故事。推出以“丝绸之路”“天下雄关”为基础的大型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以“塞外边关、河西风云、长城主宰、中国脊梁”为主题的夜游雄关项目,推出仿古出关、西域舞蹈快闪等沉浸式演出,让古老长城“活起来”,让长城文化绽放新光彩。编印《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拍摄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持续演绎和讲好长城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故事。丰富形式,让文旅研学“火”起来。深入实施“三项计划”,依托“我在嘉峪关修长城”“我在嘉峪关画长城”“我在嘉峪关颂长城”三大行动,培育“我到嘉峪关修长城”“但使龙城飞将在”等特色研学产品,推出方特丝路神画群团建研学系列活动,精心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研学路线2条。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举办“小小一块砖·构造一座城”“丝绸之路与嘉峪关”等活动,把爱护长城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积极组织临夏、甘南100余名少数民族青少年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持续深化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立体式”深化宣传教育,营造交往交流交融浓厚团结氛围。丰富旅游宣传推广。利用官方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平台等宣传媒体平台,多层次开展文旅品牌营销,形象宣传、产品推广等活动,持续激发文旅融合促“三交”新活力。通过“嘉”画千年“峪”您有约“关”邀天下、“嘉”景无限“豫”您有约、“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宣传等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嘉峪关文旅资源,吸引各族游客来嘉旅游。发挥节庆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举办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共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交流活动、嘉峪关长城马拉松等活动,积极搭建各族群众增进友谊的桥梁。提升“三交”质效。以旅游促“三交”计划为抓手,举办全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业务骨干培训班、示范区旅游促“三交”计划行动骨干培训班,引导文旅产业从业人员持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对全市A级以上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全面检查,深度梳理、修订讲解词、导游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元素融入讲解词内容,让讲解词成为客观反映和生动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重要媒介。加强合作共建?;尤敫市旅汕唷八氖∈恰鼻蛭幕糜瘟?,共同打造甘新蒙青西北旅游大环线,共同培育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加入“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共同挖掘和整合沿线城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创产品、旅游路线,共同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促进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深走实。